《明史·卷六十六》

兵二卫所班军

太祖下集庆路为吴王,罢诸翼统军元帅,置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革诸将袭元旧制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官号,而核其所部兵五千人为指挥,千人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取兵,有从征,有归附,有谪发。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归附,则胜国及僣伪诸降卒。谪发,以罪迁隶为兵者。其军皆世籍。此其大略也。

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卫为都卫,复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都卫。四年,造用宝金符及调发走马符牌。用宝符为小金牌二,中书省、大都督府各藏其一。有诏发兵,省府以牌入,内府出宝用之。走马符牌,铁为之,共四十,金字、银字者各半,藏之内府。有急务调发,使者佩以行。寻改为金符。凡军机文书,自都督府、中书省长官外,不许擅奏。有诏调军,省、府同覆奏,然后纳符请宝。五年,置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府三护卫,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所,千户二,百户十。围子手所二;所,千户一。七年,申定兵卫之政,征调则统于诸将,事平则散归各卫。

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在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凡十三: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广东、广西、辽东、河南。又行都指挥使司二:甘州、大同。俱隶大都督府。九年,选公、侯、都督、各卫指挥嫡长次子为散骑、参侍舍人,隶都督府,充宿卫,或署各卫所事。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谋反诛,革中书省,因改大都督府为五,分统诸军司卫所。明年,复置中都留守司及贵州、云南都指挥使司。十五年三月,颁军法定律。十六年,诏各都司上卫所城池水陆地里图。二十年,置大宁都指挥使司。是年,命兵部置军籍勘合,载从军履历、调补卫所年月、在营丁口之数,给内外卫所军士,而藏其副于内府。三十年,定武官役军之制:指挥、同知、佥事四,千户三,百户、镇抚二,皆取正军,三日一番上,下直归伍操练。卫所直厅六,守门二,守监四,守库一,皆任老军,月一更。

建文帝嗣位,置河北都司、湖广行都司。文皇入立,皆罢之,而升燕山三护卫为亲军,并建文时所立孝陵卫,皆不隶五府。后诸陵设卫皆如之。移山西行都司所属诸卫军于北平,设卫屯种。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明年,更定卫所屯守军士。临边险要者,守多于屯。在内平僻,或地虽险要而运输难至者,皆屯多于守。七年,置调军勘合,以勇、敢、锋、锐、神、奇、精、壮、强、毅、克、胜、英、雄、威、猛十六字,编百号。制敕调军及遣将,比号同,方准行。十八年,北京建,在南诸卫多北调。宣德五,年从平江伯陈瑄言,以卫官职漕运,东南之卒由是困。八年,减卫军余丁,正军外每军留一,余悉遣归。已,复以幼军备操者不足,三丁至七八丁者选一,余听治生,给军装。正军有故,即令补伍,毋再勾摄。

当是时,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而专阃重臣,文武亦无定职,世犹以武为重,军政修饬。正德以来,军职冒滥,为世所轻。内之部科,外之监军、督抚,叠相弹压,五军府如赘疣,弁帅如走卒。总兵官领敕于兵部,皆跽,间为长揖,即谓非礼。至于末季,卫所军士,虽一诸生可役使之。积轻积弱,重以隐占、虚冒诸弊,至举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战守,而明遂亡矣。

崇祯三年,范景文以兵部侍郎守通州,上言:“祖制,边腹内外,卫所棋置,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后失其制,军外募民为兵,屯外赋民出饷,使如鳞尺籍,不能为冲锋之事,并不知带甲之人。陛下百度振刷,岂可令有定之军数付之不可问,有用之军糈投之不可知?”因条上清核数事,不果行。

初,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及成祖在位二十余年,多所增改。其后措置不一,今区别其名于左,以资考镜。

上十二卫

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

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旂手卫

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

左军都督府

在京(凡本府在京属卫,曾经永乐十八年调守北京者,各注其下曰“调北京”,其年月不重出。后四府同。)

留守左卫(调北京)镇南卫(调北京)水军左卫骁骑右卫(调北京)龙虎卫(调北京)英武卫沈阳左卫(调北京)沈阳右卫(调北京)

在外

△浙江都司

杭州前卫杭州右卫台州卫宁波卫处州卫绍兴卫海宁卫昌国卫温州卫临山卫松门卫金乡卫定海卫海门卫盘石卫观海卫海宁千户所衢州千户所严州千户所湖州千户所

辽东都司

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中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铁岭卫东宁卫沈阳中卫海州卫盖州卫金州卫复州卫义州卫辽海卫三万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前屯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护卫(后改为屯卫)

山东都司

青州左护卫(后为天津右卫)青州护卫(革)兖州护卫(革)兖州左护卫(后为临清卫)登州卫青州左卫莱州卫宁海卫济南卫平山卫德州卫(后改属后府)乐安千户所(后改名武定,属后府)胶州千户所诸城千户所滕县千户所

右军都督府

○在京

虎贲右卫(调北京)留守右卫(调北京)水军右卫武德卫(调北京)广武卫

在外

△云南都司

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前卫大理卫楚雄卫临安卫景东卫曲靖卫金齿卫洱海卫蒙化卫马隆卫(改云南右护卫,革)平夷卫越州卫六凉卫鹤庆千户所(革)

贵州都司

贵州卫永宁卫普定卫平越卫乌撒卫普安卫层台卫(革)赤水卫威清卫兴隆卫新添卫清平卫平坝卫安庄卫龙里卫安南卫都匀卫毕节卫黄平千户所

四川都司

成都左护卫成都右护卫(后为龙虎左卫,隶南京左府)成都中护卫(后为豹韬左卫,隶南京前府)成都左卫(革)成都右卫成都前卫成都后卫成都中卫宁川卫茂州卫建昌卫(后属行都司)重庆卫叙南卫苏州卫(后为宁番卫,属行都司,革)泸州卫松潘军民指挥使司岩州卫(革)青川千户所威州千户所大渡河千户所

陕西都司

西安左护卫(后为神武右卫)西安右护卫西安中护卫(后为神武前卫)西安左卫西安右卫(改西安中护卫)西安前卫西安后卫华山卫(改西安左护卫,又改神武右卫)泰山卫(改西安右护卫)延安卫绥德卫平凉卫庆阳卫宁夏卫临洮卫巩昌卫西宁卫(后属行都司)汉中卫凉州卫(后属行都司)庄浪卫(后属行都司)兰州卫秦州卫岷州军民指挥使司洮州卫河州军民指挥使司甘肃卫(后为甘州后卫)山丹卫(后属行都司)永昌卫(后属行都司)凤翔千户所金州千户所宁夏中护卫西河中护卫(后改云南中护卫,革)

广西都司

桂林左卫(后为广西护卫)桂林右卫桂林中卫南宁卫柳州卫驯象卫梧州千户所

中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中卫(调北京)神策卫(调北京)广洋卫应天卫(调北京)和阳卫(调北京)牧马千户所(调北京)

在外

△直隶

扬州卫和州卫(后改为宁夏中屯卫,革)高邮卫淮安卫镇海卫滁州卫太仓卫泗州卫寿州卫邳州卫大河卫沂州卫金山卫新安卫苏州卫仪真卫徐州卫安庆卫宿州千户所

中都留守司

凤阳右卫凤阳中卫皇陵卫凤阳卫留守左卫留守中卫长淮卫怀远卫洪塘千户所

河南都司

归德卫(后属中府)陈州卫弘农卫汝宁卫(后改千户所,属中府)潼关卫(后属中府)河南卫睢阳卫宣武卫信阳卫彰德卫武平卫(后属中府)南阳卫宁国卫(后为涿鹿卫,后属后府)怀庆卫宁山卫(后属后府)颍州卫安吉卫(后为通州卫亲军)颍上千户所河南左护卫河南中护卫河南右护卫(三护卫后并彭城卫)

前军都督府

○在京

天策卫(后分为保安卫及保安右卫)龙骧卫(调北京)豹韬卫(调北京)龙江卫(后改为龙江左卫)飞熊卫(调北京)

在外

△直隶

九江卫

湖广都司

武昌卫武昌左卫黄州卫永州卫岳州卫蕲州卫施州卫长沙护卫(革)辰州卫安陆卫(后属行都司,改承天卫)襄阳卫襄阳护卫(后俱属行都司)常德卫沅州卫宝庆卫沔阳卫(后属兴都留守司)长沙卫茶陵卫衡州卫瞿塘卫(后属行都司)镇远卫平溪卫清浪卫偏桥卫五开卫九溪卫荆州左护卫(后为荆州左卫,属行都司,改显陵卫)荆州中护卫(革)靖州卫永定卫郴州千户所夷陵千户所(后属行都司)桂阳千户所德安千户所(后改属兴都留守司)忠州千户所(后属行都司)安福千户所道州千户所(革)大庸千户所西平千户所(革)麻寮千户所枝江千户所(后属行都司)武冈千户所崇山千户所(革)长宁千户所(后属行都司)武昌左、右、中三护卫(左改东昌卫,右改徐州左卫,中改武昌护卫。)

福建都司

福州中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兴化卫泉州卫漳州卫福宁卫镇东卫平海卫永宁卫镇海卫

福建行都司

建宁左卫建宁右卫建阳卫(革)延平卫邵武卫汀州卫将乐千户所

江西都司

南昌左卫南昌前卫袁州卫赣州卫吉安卫(后为千户所)饶州千户所安福千户所会昌千户所永新千户所南安千户所建昌千户所抚州千户所铅山千户所广信千户所

广东都司

广州前卫广州左卫广州右卫南海卫潮州卫雷州卫海南卫清远卫惠州卫肇庆卫广州后卫程乡千户所高州千户所廉州千户所(后为廉州卫)万州千户所儋州千户所崖州千户所南雄千户所韶州千户所德庆千户所新兴千户所阳江千户所新会千户所龙川千户所

后军都督府

○在京

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调北京)江阴卫蒙古左卫(革)蒙古右卫(革)

在外

△北平都司

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永清左卫永清右卫济州卫济阳卫彭城卫通州卫(已上俱改为亲军)蓟州卫密云卫(后为密云后卫,属后府)真定卫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居庸关千户所(后为隆庆卫已上俱属后府)

北平行都司(后为大宁都司)大宁左卫大宁右卫(二卫后为营州左、右护卫,改延庆左、右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大宁后卫(后为营州中护卫,改宽河卫)会州卫(俱改调京卫已上俱属后府)营州中护卫兴州中护卫(革)

△山西都司

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太原前卫振武卫平阳卫镇西卫潞州卫蒲州千户所广昌千户所沁州千户所宁化千户所雁门千户所

山西行都司

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大同前卫蔚州卫朔州卫

北平三护卫

燕山左护卫燕山右护卫燕山中护卫(俱为亲军)

山西三护卫

太原左护卫太原右护卫太原中护卫(俱革)

后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二十一,留守司二,内外卫四百九十三,守御屯田群牧千户所三百五十九,仪卫司三十三,(自仪卫司以下,旧无,后以次渐添设。)宣慰使司二,招讨使司二,宣抚司六,安抚司十六,长官司七十,(原五十九。)番边都司卫所等四百七。(后作四百六十三。)

亲军上二十二卫,旧制止十二卫,后增设金吾左以下十卫,俱称亲军指挥使司,不属五府。又设腾骧等四卫,亦系亲军,并武功、永清、彭城及长陵等十五卫,俱不属府。

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以上旧为上十二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以上北平三护卫,洪武三十五年升)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旧为安吉卫已上北平都司七卫,永乐四年升,俱为亲军)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旧为神武前卫)武骧左卫武骧右卫(已上四卫,宣德八年以各卫养马军士及神武前卫官军开设)武功中卫(洪武年间设)武功左卫(宣德二年设)武功右卫(宣德六年设)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彭城卫(已上北平三卫,改常山三护卫,宣德初复为本卫,又并河南三护卫多余官军于彭城卫)长陵卫(旧为南京羽林右卫,永乐二十二年改)献陵卫(旧武成左卫,宣德元年改)景陵卫(旧武成右卫,宣德十年改)裕陵卫(旧武成前卫,天顺八年改)茂陵卫(旧武成后卫,成化二十三年改)泰陵卫(旧忠义左卫,弘治十八年改)康陵卫(旧义勇中卫,正德十六年改)永陵卫(旧义勇左卫,嘉靖二十七年改)昭陵卫(旧神武后卫,隆庆六年改)定陵卫庆陵卫德陵卫奠靖千户所(嘉靖二十一年设)牺牲千户所(属太常寺辖已上俱不属五府)

五军都督府所属卫所

左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俱南京旧制,永乐十八年分调)

在外

△浙江都司

杭州前卫杭州后卫台州卫宁波卫处州卫绍兴卫海宁卫昌国卫温州卫临山卫松门卫金乡卫海门卫定海卫盘石卫观海卫海宁千户所衢州千户所严州千户所湖州千户所金华千户所澉浦千户所(以下各所,旧无,后添设)乍浦千户所三江千户所定海后千户所定海中左千户所定海中中千户所沥海千户所三山千户所大嵩千户所霩戺千户所龙山千户所石浦前千户所石浦后千户所爵谿千户所钱仓千户所水军千户所新河千户所桃渚千户所健跳千户所隘顽千户所楚门千户所平阳千户所瑞安千户所海安千户所蒲门千户所壮士千户所沙园千户所蒲岐千户所宁村千户所新城千户所(旧有,后革)

辽东都司

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中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铁岭卫东宁卫沈阳中卫海州卫盖州卫金州卫复州卫义州卫辽海卫三万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前屯卫广宁后屯卫广宁卫(已下添设)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中卫宁远卫抚顺千户所蒲河千户所宁远中左千户所宁远中右千户所广宁中前千户所广宁中后千户所广宁中左千户所金州中左千户所铁岭左右千户所铁岭中左千户所三万前前千户所三万后后千户所三万中中千户所辽海中中千户所辽海右右千户所辽海前前千户所辽海后后千户所东宁中左千户所

山东都司(旧有青州左护卫,后改天津右卫。旧有贵州护卫,革)

登州卫青州左卫莱州卫宁海卫济南卫平山卫安东卫(已下添设)灵山卫鳌山卫大嵩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东昌卫临清卫(旧兖州左护卫,后改)任城卫济宁卫(旧武昌左护卫,后改)兖州护卫胶州千户所诸城千户所滕县千户所肥城千户所(已下添设)海阳千户所东平千户所宁津千户所雄崖千户所浮山前千户所福山中前千户所奇山千户所濮州千户所金山左千户所寻山后千户所百尺崖后千户所王徐寨前千户所夏河寨前千户所鲁府仪卫司德府仪卫司泾府仪卫司衡府仪卫司德府群牧所泾府群牧所衡山群牧所

右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右卫虎贲右卫武德卫(俱南京旧卫,永乐十八年分调)

在外

△直隶

宣州卫(旧无,后设)

陕西都司(旧有阶州卫、沙州卫、灵山千户所,后俱革。)

西安右护卫(旧泰山卫改)西安左卫西安前卫西安后卫延安卫汉中卫平凉卫绥德卫宁夏卫庆阳卫巩昌卫临洮卫兰州卫秦州卫岷州卫旧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二十四年添设岷州,四十年革,(后存卫)河州卫(旧军民指挥使司)洮州卫宁夏中护卫甘州中护卫安东中护卫宁夏前卫(已下各卫旧无,后设)宁夏中卫宁夏中屯卫(旧和州卫)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羌卫靖虏卫固原卫榆林卫宁夏后卫(以花马池千户所改)兴安千户所(旧金州千户所,万历十年改)凤翔千户所礼店前千户所(以下各所旧设)沔县千户所环县千万所文县千户所阶州千户所(旧属秦州卫,嘉靖二十二年改属都司)灵州千户所西安千户所西固城千户所,归德千户所镇羌千户所安边千户所平虏千户所兴武营千户所镇戎千户所宁夏平虏千户所秦府仪卫司庆府仪卫司肃府仪卫司韩府仪卫司宁夏群牧所安东群牧所甘州群牧所

陕西行都司(洪武十二年添设)

甘州左卫甘州右卫甘州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已上陕西甘肃卫分设)永昌卫凉州卫庄浪卫西宁卫山丹卫(已上旧属陕西都司)肃州卫镇番卫镇夷千户所古浪千户所高台千户所

四川都司(旧有浦江关军民千户所,后革)

成都左护卫成都右卫成都中卫成都前卫成都后卫宁川卫茂州卫重庆卫叙南卫泸州卫利州卫(旧无,后设)松潘卫(旧为军民指挥使司,后改)青川千户所保宁千户所威州千户所雅州千户所大渡河千户所广安千户所灌县千户所(已下各所后设)黔江千户所叠溪千户所建武千户所小河千户所蜀府仪卫司寿府仪卫司(革)寿府群牧所(革)

土官

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属都司)陇木头长官司静州长官司岳希蓬长官司(已上属茂州卫)石砫宣抚司西阳宣抚司(已上属重庆卫)石耶洞长官司邑梅洞长官司(已上属酉阳宣抚司)占藏先结簇长官司蜡匝簇长官司白马路簇长官司发山洞簇长官司阿昔洞簇长官司北定簇长官司麦匝簇长官司者多簇长官司牟力簇长官司班班簇长官司祈命簇长官司勒都簇长官司包藏簇长官司阿思簇长官司思曩儿簇长官司阿用簇长官司潘斡寨长官司八郎安抚司阿角寨安抚司麻儿匝安抚司芒儿者安抚司(已上俱属松潘卫)叠溪长官司郁即长官司(已上属叠溪千户所)

四川行都司(旧无,后设。旧有建昌前卫,后革)

建昌卫(旧属四川都司)宁番卫(旧为苏州卫,属四川都司已下添设)会川卫盐井卫越巂卫礼州后千户所礼州中中千户所建昌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德昌千户所迷易千户所盐井打冲河中左千户所冕山桥后千户所镇西后千户所

土官

昌州长官司威龙长官司普济长官司(俱属建昌卫)马喇长官司(属盐井卫)邛部长官司(属越巂卫)

广西都司

桂林右卫桂林中卫南宁卫柳州卫驯象卫南丹卫(已下添设)庆远卫浔州卫奉议卫广西护卫梧州千户所怀集千户所武缘千户所古田千户所贵县千户所贺县千户所全州千户所太平千户所象州千户所平乐千户所郁林千户所宾州千户所来宾千户所富川千户所容县千户所融县千户所灌阳千户所河池千户所武宣千户所向武千户所五屯々田千户所迁江屯田千户所靖江府仪卫司

云南都司(旧有鹤庆、通海二千户所,革)

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前卫大理卫楚雄卫临安卫景东卫曲靖卫洱海卫永昌卫(旧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蒙化卫平夷卫赵州卫六凉卫云南中卫云南后卫(已下后设)广南卫大罗卫澜沧卫(以澜沧军民指挥使司改)腾冲卫(以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改)安宁千户所宜良千户所易门千户所杨林堡千户所十八寨千户所通海前前千户所通海右右千户所定远千户所马隆千户所姚安千户所姚安中屯千户所武定千户所木密关千户所镇安千户所(旧为金齿千户所,万历十三年改,驻守猛淋)镇姚千户所(旧为永昌千户所,万历十三年改,驻守老姚关)永平前前千户所永平后后千户所腾冲千户所新安千户所凤梧千户所

土官

茶山长官司潞江安抚司凤溪长官司施甸长官司镇道安抚司杨塘安抚司(俱属永昌卫)蛮莫安抚司猛脸长官司猛养长官司(俱万历十三年改设)

贵州都司(旧有层台、重安二千户所,俱革。旧有平伐长官司,后隶贵阳府。旧有平浪、九名九姓独山州二长官司,后隶都匀府。)

贵州卫永宁卫普定卫平越卫乌撒卫普安卫赤水卫威清卫兴隆卫新添卫清平卫平坝卫安庄卫龙里卫安南卫都匀卫毕节卫贵州前卫旧无,后设)黄平千户所普市千户所重安千户所安龙千户所白撒千户所摩泥千户所关索岭千户所阿落密千户所平夷千户所安南千户所乐民千户所七星关千户所

土官

新添长官司小平伐长官司把平寨长官司丹平长官司丹行长官司(已上属新添卫)杨义长官司(属平越卫)大平伐长官司(属龙里卫)

中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中卫神策卫应天卫和阳卫(俱南京旧卫,永乐十八年调)牧马千户所(南京旧所调)蕃牧千户所(添设)

在外

△直隶

扬州卫高邮卫仪真卫淮安卫镇海卫滁州卫徐州卫苏州卫太仓卫金山卫新安卫泗州卫寿州卫邳州卫大河卫沂州卫安庆卫宿州卫(旧为千户所)潼关卫(已下旧属河南都司)归德卫武平卫镇江卫(已下添设)庐州卫六安卫徐州左卫建阳卫汝宁千户所松江中千户所青村中前千户所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嘉兴中左千户所(在府)吴淞江千户所宝山千户所刘河堡中千户所崇明沙千户所兴化千户所通州千户所泰州千户所盐城千户所东海中千户所海州中前千户所莒州千户所

中都留守司

凤阳卫凤阳中卫凤阳右卫皇陵卫留守左卫留守中卫长淮卫怀远卫洪塘千户所

河南都司(旧有洛阳中护卫,后并汝州卫。)

河南卫弘农卫陈州卫睢阳卫宣武卫信阳卫彰德卫南阳卫怀庆卫颍川卫南阳中护卫(已下添设)汝州卫颍上千户所禹州千户所(旧名钧州,后改)嵩县千户所卫辉前千户所林县千户所邓州前千户所唐县右千户所周府仪卫司唐府仪卫司伊府仪卫司赵府仪卫司郑府仪卫司崇府仪卫司徽府仪卫司赵府群牧所郑府群牧所崇府群牧所徽府群牧所

前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前卫龙骧卫豹韬卫(俱南京旧卫,永乐十八年分调)

在外

△直隶

九江卫

湖广都司(旧有武昌右千户所,革。)

武昌卫武昌左卫黄州卫永州卫岳州卫蕲州卫施州卫辰州卫常德卫沅州卫宝庆卫沔阳卫长沙卫衡州卫茶陵卫镇远卫偏桥卫

清浪卫(已上三卫在贵州境)平溪卫五开卫九溪卫靖州卫永定卫宁远卫(已下添设)铜鼓卫武昌护卫襄阳护卫郴州千户所麻寮千户所添平千户所安福千户所忠州千户所(在四川境)大庸千户所桂阳千户所武冈千户所澧州千户所宁溪千户所常宁千户所镇溪千户所桃川千户所枇杷千户所锦田千户所宁远千户所江华千户所城步千户所天柱千户所汶溪千户所宜章千户所广安千户所大田千户所黎平千户所中潮千户所新化千户所新化亮寨千户所隆里千户所(已上五所在贵州境)平茶千户所平茶屯千户所铜鼓千户所楚府仪卫司荆府仪卫司雍府仪卫司荣府仪卫司岷府仪卫司吉府仪卫司荆府群牧所雍府群牧所荣府群牧所吉府群牧所

土官

永顺军民宣慰使司(属都司)腊惹洞长官司麦著黄洞长官司驴迟洞长官司施溶溪长官司白崖洞长官司田家洞长官司(已上属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属都司)五寨长官司筸子坪长官司(俱属保靖宣慰司)施南宣抚司(属施州卫)东乡五路安抚司(属施南宣抚司)摇把洞长官司上爱茶峒长官司下爱茶峒长官司镇远蛮夷长官司隆奉蛮夷长官司(俱属东乡五路安抚司)忠孝安抚司(属施南)忠路安抚司(属施南)金峒安抚司(属施南)剑南长官司(属忠路)西坪蛮夷长官司(属金峒)散毛宣抚司(属施州卫)龙潭安抚司大旺安抚司(俱属散毛)东流蛮夷长官司腊璧峒蛮夷长官司(俱属大旺)忠建宣抚司(属施州卫忠峒安抚司)高罗安抚司(属忠建)木册长官司(属高罗)镇南长官司唐崖长官司容美宣抚司(俱属施州卫)椒山玛瑙长官司五峰石宝长官司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石梁下峒长官司(俱属容美)桑植安抚司(属九溪)臻剖六洞横波等处长官司(属镇远卫)

湖广行都司(以湖广都司卫所改设)

荆州卫荆州左卫荆州右卫瞿塘卫襄阳卫襄阳护卫安陆卫郧阳卫夷陵千户所德安千户所枝江千户所长宁千户所远安千户所竹山千户所均州千户所房县千户所忠州千户所辽府仪卫司襄府仪卫司兴府仪卫司

兴都留守司

承天卫(旧安陆卫,嘉靖十八年改)沔阳卫(旧属都司,嘉靖二十一年改)显陵卫(旧为荆州左卫,嘉靖十八年改)德安千户所(旧属行都司,嘉靖二十一年改)

福建都司

福州中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兴化卫泉州卫漳州卫福宁卫镇东卫平海卫永宁卫镇海卫大金千户所(巳下添设)定海千户所梅花千户所万安千户所莆禧千户所福全千户所金门千户所中左千户所高浦千户所浦城千户所六鳌千户所铜山千户所玄锺千户所崇武千户所南诏千户所龙岩千户所

福建行都司

建宁左卫建宁右卫延平卫邵武卫汀州卫将乐千户所武平千户所(已下添设)永安千户所上杭千户所浦城千户所

江西都司

南昌卫(正德十六年,以左、前二卫并改)袁州卫赣州卫吉安千户所(旧为卫)饶州千户所安福千户所会昌千户所永新千户所南安千户所建昌千户所抚州千户所铅山千户所广信千户所信丰千户所宁府仪卫司淮府仪卫司益府仪卫司淮府群牧所益府群牧所

广东都司

广州前卫广州后卫广州左卫广州右卫南海卫潮州卫雷州卫海南卫清远卫惠州卫肇庆卫广海卫(已下添设)砀石卫神电卫廉州卫(旧千户所)新会千户所韶州千户所南雄千户所龙川千户所程乡千户所德庆千户所新兴千户所阳江千户所高州千户所儋州千户所新宁千户所万州千户所崖州千户所增城千户所东莞千户所(已下添设)大鹏千户所香山千户所连州千户所河源千户所长乐千户所平海千户所海丰千户所捷胜千户所甲子门千户所大城千户所海门千户所靖海千户所蓬州千户所澄海千户所广宁千户所四会千户所阳春千户所海朗千户所双鱼千户所宁川千户所信宜千户所石城千户所永安千户所钦州千户所灵山千户所海康千户所乐民千户所海安千户所锦囊千户所清澜千户所昌化千户所南山千户所泷水千户所从化千户所封门千户所函口千户所富霖千户所

后军都督府

○在京

留守后卫鹰扬卫兴武卫(俱南京旧卫,永乐十八年分调)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俱北平行都司旧卫)富峪卫(已下添设,并北平山西等卫改调)宽河卫(旧大宁后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改昭陵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义勇后卫武成中卫蔚州左卫

在外

△直隶(旧为北平都司,有北平三护卫,后俱为亲军。其不系北平旧卫者,俱永乐以后添设。)

蓟州卫真定卫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已上北平旧卫)密云中卫密云后卫(以旧密云分)开平中屯卫兴州左屯卫兴州右屯卫兴州中屯卫

兴州前屯卫兴州后屯卫延庆卫(旧为北平都司居庸关千户所,后改隆庆卫,后又改此)东胜左卫东胜右卫镇朔卫涿鹿卫(旧为河南宁国卫,属中府)定边卫神武右卫神武中卫忠义中卫卢龙卫武清卫抚宁卫德州卫宁山卫(旧属河南都司,属中府)大同中屯卫(永乐初改调)沈阳中屯卫定州卫(已上旧为北平、山东、山西、河南等处卫所,永乐初改调)天津卫(已下添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旧青州左护卫)通州左卫通州右卫涿鹿左卫涿鹿中卫河间卫潼关卫(旧属河南都司)德州左卫梁城千户所沧州千户所(已下添设)倒马关千户所潮河千户所白洋口千户所渤海千户所宽河千户所镇边城千户所顺德千户所武定千户所(旧乐安千户所,改属)平定千户所蒲州千户所(俱属山西都司,后改)

大宁都司

保定左卫保定右卫保定中卫保定前卫保定后卫(俱永乐元年设)营州左屯卫营州右屯卫营州中屯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俱洪武旧卫,永乐改属)茂山卫紫荆关千户所

万全都司(宣德五年,分直隶及山西等处卫所添设。)

万全左卫万全右卫宣府前卫宣府左卫宣府右卫怀安卫开平卫延庆左卫(旧属北平行都司,后改)延庆右卫(旧属北平都司,后改)龙门卫保安卫(旧属前府,后改)保安右卫(旧属前府,后改)蔚州卫永宁卫怀来卫兴和千户所美峪千户所广昌千户所(旧属山西都司,后改)四海冶千户所长安千户所云川千户所龙门千户所

山西都司(旧有太原三护卫,后革。蒲州千户所,改属直隶,广昌千户所,改属万全都司)

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太原前卫振武卫平阳卫镇西卫潞州卫沈阳中护卫(后设)汾州卫(后设)沁州千户所宁化千户所雁门千户所保德州千户所(已下添设)偏头关千户所磁州千户所宁武千户所八角千户所老营堡千户所(嘉靖十七年添设)晋府仪卫司沈府仪卫司代府仪卫司晋府群牧所沈府群牧所代府群牧所

山西行都司(旧有蔚州卫,后改属万全都司)

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大同前卫大同后卫朔州卫(已下俱山西大同等处卫所调改及添设)镇虏卫安东中屯卫阳和卫玉林卫高山卫云川卫天城卫威远卫平虏卫山阴千户所马邑千户所井坪千户所

南京卫所亲军卫

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羽林前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旂手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江淮卫济川卫孝陵卫牺牲千户所

五军都督府属

○左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北京左府。)

留守左卫镇南卫水军左卫骁骑右卫龙虎卫龙虎左卫(旧为成都右护卫,宣德六年改)英武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龙江右卫

右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北京右府。)

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

中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北京中府。)

留守中卫神策卫广洋卫应天卫和阳卫牧马千户所

前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北京前府。)

留守前卫龙江左卫龙骧卫飞熊卫天策卫豹韬卫豹韬左卫(旧为成都中护卫,宣德六年改调)

后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北京后府。)

留守后卫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

羁縻卫所,洪武、永乐间边外归附者,官其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赐以敕书印记,设都司卫所。

都司一(奴儿干都司)

○卫三百八十四

朵颜卫泰宁卫建州卫必里卫(旧《会典》作兀里)福馀卫(已上洪武间置)兀者卫兀者左卫兀者右卫兀者后卫赤不罕卫屯河卫安河卫(已上永乐二年置)毛怜卫虎儿文卫失里绵卫奴儿干卫坚河卫(旧《会典》有温河)撒力卫(已上永乐三年置)古贲河卫右城卫塔鲁木卫苏温河卫斡滩河卫(旧《会典》有滩纳河)兀者前卫卜颜卫亦罕河卫纳怜河卫麦兰河卫兀列河卫双城卫撒剌儿卫亦马剌卫斡兰卫亦儿古里卫脱木河卫卜剌罕卫密陈卫脱伦卫嘉河卫塔山卫阿速江卫速平江卫木鲁罕山卫马英山卫土鲁亭山卫木塔里山卫朵林山卫兀也吾卫吉河卫劄竹哈卫(旧《会典》有撒竹篮)福山卫(旧《会典》作福三)肥河卫哈温河卫(旧《会典》作哈里河)木束河卫撒儿忽卫罕答河卫(旧《会典》作忽答河)劄童卫(已上永乐四年置)阿古河卫喜乐温河卫木阳河卫哈兰城卫可令河卫兀的河卫哥吉河卫野木河卫纳剌吉河卫亦里察河卫野儿定河卫卜鲁丹河卫好屯河卫喜剌乌河卫(旧《会典》作喜速乌)考郎兀卫亦速里河卫阿剌山卫随满河卫撒秃河卫忽兰山卫古鲁浑山卫阿资河卫甫里河卫答剌河卫(旧《会典》作纳剌河)撒只剌河卫阿里河卫(旧《会典》作阿吉河)依木河卫亦文山卫木兰河卫朵儿必河卫甫门河卫(已上永乐五年置)纳木河卫童宽山卫兀鲁罕河卫塔罕山卫者帖列山卫木兴卫友帖卫牙鲁卫益实卫剌鲁卫乞忽卫兀里溪山卫希滩河卫弗朵秃河卫阿者迷河卫撒察河卫斡兰河卫阿真河卫木忽剌河卫钦真河卫克默河卫察剌秃山卫呕罕河卫阮里河卫列门河卫秃都河卫实山卫忽里急山卫莫温河卫薛列河卫(已上永乐六年置)卜鲁兀卫葛林卫把城卫劄肥河卫忽石门卫劄岭上卫木里吉卫忽儿海卫伏里其卫乞勒尼卫爱河卫把河卫和屯吉卫失里木卫阿伦卫古里河卫塔麻速卫(已上永乐七年置)木兴河卫木剌河卫(旧《会典》作木束河卫)喜申卫使防河卫(旧《会典》作使方河)甫儿河卫亦麻河卫兀应河卫法因河卫阿答赤河卫(旧《会典》作阿答)古木山卫葛称哥卫(已上永乐八年置)督罕河卫建州左卫只儿蛮卫兀剌卫顺民卫囊哈儿卫古鲁卫(旧《会典》作古鲁山)满径卫哈儿蛮卫塔亭卫也孙伦卫可木河卫弗思木卫弗提卫(已上永乐十年置)斡朵伦卫(永乐十一年置)哈儿分卫阿儿温河卫速塔儿河卫兀屯河卫玄城卫和卜罗卫老哈河卫失儿兀赤卫卜鲁秃河卫可河卫乞塔河卫兀剌忽卫(已上永乐十二年置)渚冬河卫劄真卫兀里哈里卫忽鲁爱卫(已上永乐十三年置)吉滩河卫亦马忽山卫(已上永乐十四年置)阿真同真卫亦东河卫亦迷河卫(已上永乐十五年置)建州右卫益实左卫阿答赤卫塔山左卫(旧《会典》作塔山前)城讨温卫(旧《会典》作“成”,已上俱正统间置)寄住毛怜卫(此下正统已后续置)可木卫失里卫失木鲁河卫忽鲁木卫塔马速卫失烈木卫吉滩卫和屯卫禾屯吉河卫亦失卫亦力克卫纳木卫弗纳河卫忽失木卫兀也卫也速伦卫巴忽鲁卫兀牙山卫塔木卫忽里山卫罕麻卫木里吉河卫引门河卫亦里察卫只卜得卫塔儿河卫木忽鲁卫木答山卫立山卫可吉河卫忽失河卫脱伦兀卫阿的纳河卫兀力卫阿速卫速温河卫纳剌吉卫撒剌卫亦实卫弗朵脱河卫亦屯河卫兀讨温河卫甫河卫剌山卫阿者卫童山宽卫替里卫亦里察河卫哈黑分卫秃河卫好屯卫乞列尼卫撒里河卫忽思木卫兀里河卫忽鲁山卫弗儿秀河卫没脱伦卫阿鲁必河卫咬里山卫亦文卫写猪洛卫答里山卫古木河卫剌儿卫兀同河卫出万山卫者屯卫喜辰卫海河卫兰河卫朵州山卫者亦河卫纳速吉河卫把忽儿卫镇真河卫也速河卫者剌秃卫也鲁河卫亦里河卫失里兀卫斡朵里卫秃屯河卫者林山卫波罗河卫朵儿平河卫散力卫密剌秃山卫甫门卫细木河卫没伦河卫弗秃都河卫者列帖卫察札秃河卫出万河卫者帖列卫兀失卫忽里河卫失里绵河卫兀剌河卫爱河卫洽剌察卫卜忽秃河卫没伦卫卜鲁卫以哈阿哈卫速江平卫兀山卫弗力卫失郎山卫亦屯卫木河卫竹墩卫河木卫哈郎卫岁班卫失山卫考郎卫筑屯卫黑里河卫右城卫弗河卫文东河卫阿古卫弗山卫兀答里卫纳速河卫失列河卫朵儿玉卫兀鲁河卫弗郎罕河卫赤卜罕山卫老河卫竹里河卫吉答纳河卫者不登卫也速脱卫阿木河卫颜亦卫(已下添设)山答卫塔哈卫弗鲁纳河卫行子卫兀勒阿城卫阿失卫吉真纳河卫法卫薄罗卫塔麻所卫布儿哈卫亦思察河卫失剌卫卜忽秃卫撒里卫你实卫平河卫忽里吉山卫阿乞卫台郎卫塞克卫拜苦卫所力卫巴里卫塔纳卫木郎卫额克卫勒伏卫式木卫树哈卫肥哈答卫盖千卫英秃卫乞忽卫阿林卫哈儿速卫巴答卫脱木卫忽把卫速哈儿卫马失卫塔赛卫劄里卫者哈卫恨克卫哈失卫交枝卫葛卫艾答卫亦蛮卫哈察卫革出卫卜答卫蜀河卫秃里赤山卫赛因卫忙哈卫

所二十四

兀者托温千户所哈鲁门山千户所兀者揆野木千户所兀的罕千户所兀者稳免赤千户所得的河千户所鱼失千户所五年千户所兀者已河千户所真河千户所兀的千户所

屯河千户所哈三千户所兀者屯河千户所古贲河千户所五音千户所锁郎塔真河千户所兀者揆野人千户所敷答河千户所兀秃河千户所可里踢千户所哈鲁门千户所兀讨温河千户所兀者撒野人千户所

站七

别儿真站黑龙江地方莽亦帖站弗朵河站亦罕河卫忽把希站忽把希站弗答林站古代替站

地面七

弗孙河地面木温河地面埇坎河地面撒哈地面亦马河咬东地面可木地面黑龙江地面

寨一

黑龙江忽里平寨

西北诸部,在明初服属,授以指挥等官,设卫给诰印。

卫六

赤斤蒙古卫罕东卫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哈密卫

西番即古吐番。洪武初,遣人招谕,又令各族举旧有官职者至京,授以国师及都指挥、宣慰使、元帅、招讨等官,俾因俗以治。自是番僧有封灌顶国师及赞善、阐化等王,大乘大宝法王者,俱给印诰,传以为信。所设有都指挥使司、指挥司。

都指挥使司二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朵甘卫都指挥使司

指挥使司一

陇答卫指挥使司

宣尉使司三

朵甘宣慰使司董卜韩胡宣慰使司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使司

招讨司六

朵甘思招讨司朵甘陇答招讨司朵甘丹招讨司朵甘仓溏招讨司朵甘川招讨司磨儿勘招讨司

万户府四

沙儿可万户府乃竹万户府罗思端万户府别思麻万户府

千户所十七

朵甘思千户所剌宗千户所孛里加千户所长河西千户所多八三孙千户所加八千户所兆日千户所纳竹千户所伦答千户所果由千户所沙里可哈忽的千户所孛里加思千户所撒里土儿千户所参卜郎千户所剌错牙千户所泄里坝千户所润则鲁孙千户所

班军者卫所之军番上京师,总为三大营者也。初,永乐十三年诏边将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北诸卫官,简所部卒赴北京,以俟临阅。京操自此始。仁宗初,因英国公张辅等言,调直隶及近京军番上操备,谕以毕农而来,先农务遣归。既而辅言:“边军比悉放还,京军少,请调山东、河南、中都、淮、扬诸卫校阅。”制曰“可”。又敕河南、山东、山西、大宁及中都将领,凡军还取衣装者,以三月毕务,七月至京,老弱者选代,官给之马。岁春秋番上,共十六万人:大宁七万七百余,中都、山东递杀,河南最少,仅一万四千有奇。定为例。后允成国公朱勇等请,罢巩昌诸卫及阶、文千户所班军,代以陕西内地卒。山东卫士沿海备倭,沿海卫士复内调,通州卫士漕淮安粟,安庆卫士赴京操,不便,皆更之。已,并放还陕西班军。正统中,京操军皆戍边,乃遣御史于江北、山东、北直选卒,为京师备。景泰初,边事棘,班军悉留京,间岁乃放还取衣装。于是于谦、石亨议三分之,留两番操备。保定、河间、天津放五十日,河南、山东九十日,淮、扬、中都百日,紫荆、倒马、白羊三关及保定诸城戍卒,属山东、河南者,亦如之。逃者,官镌秩三等,卒尽室谪边卫。明年,谦又言:“班军分十营团练,久不得休,请仍分两番。”报可。

成化间,河南秋班军二千余不至,下御史趣之。海内燕安,外卫卒在京只供营缮诸役,势家私占复半之。卒多畏苦,往往愆期,乃定远限罪,轻者发居庸、密云、山海关罚班六月。重者发边卫罚班至年半。令虽具,然不能革也。

弘治中,兵部言占役之害,罚治如议。于是选卫兵八万团操,内外各半。外卫四万,两番迭上。李东阳极言工作困军,班军逾期不至,大率坐此。帝然之。末年,归大宁卒两班万人。正德中,宣府军及京营互调,春秋番换如班军例。迄世宗立乃已。

嘉靖初,尚书李承勋言:“永乐中调军番上京师,后遂踵为故事,卫伍半空,而在京者徒供营造。不若省行粮之费,以募工作。”御史鲍象贤请分班军为三,二入营操,一以赴役。通政司陈经复请半放之,收其粮募工。皆不行。久之,从翊国公郭勋言,宽河南因灾不至班军,而谕后犯者罪必如法。兵部因条议,军士失期,治将领之罪,以多寡为差,重者至镌秩戍边。报可。其后边警棘,乃并番上军为一班,五月赴京,十一月放还,每岁秋防见兵十五六万。仇鸾用事,抽边卒入卫,凡选士六万八千余。又免大宁等卫军京操,改防蓟镇,班军遂耗减。丰城侯李熙核其数,仅四万人,因请改征银召募,而以见军四万归营操练。严嵩议以“各卫兵虽有折干之弊,然清核令下,犹凛凛畏罪。若奉旨征银,恐借为口实,祖宗良法深意,一旦荡然”。帝是之。折干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则召募以应。亡何,从平江伯陈圭奏,仍令中都、山东、河南军分春秋两班,别为一营,春以三月至,八月还,秋以九月至,来岁二月还,工作毋擅役。

隆庆初,大发治河,军人惮久役,逃亡多。部议于见役军中,简锐者著伍,而以老弱供畚锸。

万历二年,科臣言,班军非为工作设。下兵部,止议以小工不得概派而已。时积弊已久,军士苦役甚,多愆期不至。故事,失班脱逃者,罚工银,追月糈。其后额外多征,军益逃,中都尤甚。自嘉靖四十三年后,积逋工银至五十余万两。巡抚都御史张翀乞蠲额外工价,军三犯者,不必罚工,竟调边卫。而巡视京营给事中王道成则言:“凡军一班不到,即系一年脱伍,尽扣月粮。本军仍如例解京,罚补正班。三年脱班,仍调边卫。”并报可。卫军益大困。

后二十九年,帝以班军多老弱雇倩,令严饬之。职方主事沈朝焕给班军饷,皆佣诸丐,因言:“班军本处有大粮,到京有行粮,又有盐斤银,所费十余万金,今皆虚冒。请解大粮贮库,有警可召募,有工可雇役。”部议请先申饬,俟大工竣行之。是时专以班军为役夫,番上之初意尽失矣。

又五年,内庭有小营缮,中官陈永寿请仍用班军,可节省。给事中宋一韩争之,谓:“班军输操即三大营军,所系甚重。今边鄙多事,万一关吏不谨,而京师团练之军多召募,游徼之役多役占,皇城宿卫多白徒,四卫扈从多厮役。即得三都司健卒三万,犹不能无恐,况动以兴作朘削,名存实亡,缓急何赖哉?”不听。四十年,给事中麻僖请恤班操之苦。后六年,顺天巡抚都御史刘曰梧言班军无济实用,因陈募兵十利。是时,法益弛,军不营操,皆居京师为商贩、工艺,以钱入班将。

启、祯时,边事汹汹,乃移班军于边。筑垣、负米无休期,而糗粮缺,军多死,班将往往逮革。特敕兵部右侍郎专督理,铸印给之,然已无及。

《明史·卷六十六》译文及注释

太祖攻下集庆路称昊王,废除各翼统军元帅,设置武德、龙壤、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卫亲军指挥使司。

革除诸将承袭元代旧制的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等官号,而核实他们所统领的士兵,统领五千人为指挥,统领一千人为千户,统领一百人为百户,统领五十人为总旗,统领十人为小旗。

天下平定之后,考虑要害之地,关系到一郡安全的地方设立所,连接数郡的设卫。

大致五千六百人作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成为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成为百户所。

所设总旗两个,小旗十个,大小联结成为军队。

选取兵士,有从征的,有归附的,有贬谪调发的。

从征的,是诸将率领的兵,已定下他们的辖地,于是把他们留在那里戍守。

归附的,就是战败敌国以及越权非法自封为王者的降兵。

贬谪调发的,是因罪流放当兵的。

那些军队都是世代入籍。

这是军队的大概情况。

洪武三年,升杭州、江西、燕山、青州四卫成为都卫,又设置河南、西安、太原、武昌四个都卫。

四年,制造用宝金符以及调遣军队用的走马符牌。

用实符是两个小金牌,中书省、大都督府各自收藏其中一个。

有诏令发兵,省府把牌交进去,内府拿出宝印使用。

走马符牌,用铁制成,共四十个,金字、银字的各一半,藏于内府。

,有紧急事务调派军队,使者佩带而行。

不久也改成金符。

凡是军队机要文书,除都督府、中书省长官外,不许擅自上奏。

有诏令调集军队,省、府同时回复止奏,然后交纳走马符牌请求用宝印。

五年,设立亲王护卫指挥使司,每府三个护卫,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每所,千户两名,百户十名。

围子手所两个;每所,干户一名。

七年,申明兵卫的政策,征调时就统一于诸将,事情平定就分散返回各卫。

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在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总共十三个: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广东、广西、辽东、河南。

又行都指挥使司二个:甘州、大同。

都隶属大都督府。

九年,选公、侯、都督、各卫指挥的嫡长次子作为散骑、参侍舍人,隶属都督府,充当宿卫,或者代理各卫所事务。

十三年,丞相胡惟卢谋反被杀,革除中书省,于是改大都督府为五个,分别统领各军司卫所。

第二年,又设置中都留守司以及贵州、云南都指挥使司。

十五年三月,颁布军法定律。

十六年,下诏各都司献上卫所城池水陆地理图。

二十年,设置大宁都指挥使司。

这年,命令兵部设置军籍验对符契,记载从军者的履历、调发补充卫所的年月、在营丁口的数目,发给内外卫所军士,而藏其副本于内府。

三十年,制定武官役军的制度:指挥、同知、愈事四名,干户三名,百户、镇抚二名,都取正军,三日轮番一次值班,值班结束归伍操练。

卫所值厅六人,守门二人,守监四人,守库一人,都任用老兵,每月换一次。

建文帝继位,设置河北都司、湖广行都司。

文皇帝入朝继帝位,都予以废除,而升燕山三护卫为亲军,合并建文时所立的孝陵卫,都不隶属于五府。

后来各陵设卫都如此。

调动山西行都司所属各卫军到北平,设立卫所屯田耕种。

永乐元年,罢除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到保定。

第二年改定卫所屯守军士。

临近边防险要之地,防守多于屯垦。

在内地平坦偏僻之地,有的地势虽然险要而运输难于到达的,都屯垦多于防守。

七年,设置调派军队时所用的符契,用勇、敢、锋、锐、神、奇、精、壮、强、毅、克、胜、英、雄、威、猛十六个字,编成一百个号。

皇帝命令调兵遣将,核实号令相同纔准许出军。

十八年,北京建成,在南方的各卫多往北方调遣。

宣德五年依从平江伯陈管的建议,用卫官主管漕运,东南的士卒因此困乏。

八年,碱去卫军余丁,正军以外每军留一人,余下的全部遣送回去。

随后,又因幼军预备操练的数额不足,三人至七八人中选一人,余下的听凭经营家业,发给军装。

正军有变故,就命令补充入伍,不再捕取。

当时,都指挥使与布政使、按察使并称三司,成为封疆大吏。

而专主京城以外权事的重臣,文武官也没有固定职位,当世人仍以武臣焉重,军政修治整饬。

正德以后,军职不合格而滥捻任用为多,因此被世人所轻视。

朝内的部科,朝外的监军、督抚,互相弹劾压制,五军府如同累赘,武官将帅如同走卒。

总兵官在兵部领皇命,都长跪行礼,偶尔有人行长揖礼,就认为不合体统。

到了末期,卫所军士,即使是一个生员也可以役使他们。

地位越轻,势力更弱,加以豪门调用作私役、虚冒各种弊病,以至于全天下的士兵,不足以担任战争防守,于是明代就灭亡了。

塞祯三年,范景文以兵部侍郎防守通州,上书说:“祖上的制度,边防内地,卫所星罗棋布,以军隶属于卫,以屯种供养军。

后来失去这种体制,军外招募老百姓为士兵,屯外征收人民赋税以出军粮,使得有重重叠迭的军籍,士兵却不能承担冲锋之事,并且不知道带兵器之人。

陛下百般考虑振兴刷新,怎能命有定准的军数付之不可过问,有用的军粮供给不可知道的士兵?”于是分条上书清查核实数件事情,最终没有施行。

当初,洪武二十六年制定天下的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个,留守司一个,内外卫三百二十九个,守御千户所六十五个。

到成祖在位二十余年,多有所螬加改变。

那以后安排设置不一样,现今区别它们的名称于下,以帮助考察。

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左军都督府:在京凡是本府在京属卫,曾经永乐十八年调守北京的,各自在它的下面注明说“调北京”,年月不重复出现。

后四府同。

留守左卫调北京镇南卫调北京水军左卫骁骑右卫调北京龙虎卫调北京英武卫渖阳左卫调北京沈阳右卫调北京在外浙江都司杭州前卫杭州右卫台世煎宁波卫处州卫绍兴卫海宁卫昌国卫湿州煎盐山卫松门卫金乡卫定海卫海盟煎凿石卫观海卫荡奎千户所衢州千户所灵翅千户所湖州千户所辽东都司室辽左煎定辽右卫塞辽中冲定辽前卫定辽后卫铁岭卫束窒煎沈阳中卫海州卫盖州卫金州卫复州卫羹州卫辽痉鱼三万卫厦室左屯卫广宁右屯卫廑窒煎屯卫尘室堡童堑广宁中谨个后改为屯卫青州左护卫后改为天津右卫青州护卫革除兖州护卫革除兖州左护卫后改为临清卫登州卫青州左卫莱州卫宁海卫济南卫平山卫德州卫后改属后府乐安千户所后改名武定.属后府胶州千户所诸城千户所滕县千户所右军都督府:在京虎贲右卫调北京留守右卫调北京水军右卫武德卫调北京广武卫在外云南都司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前卫大理卫楚雄卫临安卫景束卫曲靖卫金齿卫洱海卫蒙化卫马隆卫改云南右护卫,革除平夷卫越州卫六凉卫鹤庆千户所革除贵州都司贵州卫永宁卫普定卫平越卫乌撒卫普安卫层台卫革除赤水卫威清卫兴隆卫新添卫清平卫平坝卫安庄卫龙里卫安南卫都匀卫毕节卫黄平千户所四川都司成都左护卫成都右护卫后改为龙虎左卫,隶属南京左府成都中护卫后改焉豹韬左卫,隶属南京前府成都左卫革除成壑查煎感塑煎卫成都后卫成都中卫宁川卫茂州卫建昌卫后来属行都司重庆卫叙南卫蓝州卫后来为窒垂卫,属行都司,革除泸州卫松潘军民指挥使司岩州卫革除青川千卢所威州千户所大渡河千户所陕西都司西安左护卫后来改为神武右卫西安查盏适西安中护卫后来改焉神武前卫西安左卫西安右卫后改西安中护卫西安前卫西安厘煎华山卫改酉塞查护卫,又改为神武右卫泰山卫改西安右护卫延安卫绥德卫平凉卫庆阳卫宁夏卫临洮卫巩昌卫西宁卫后来属于行都司汉中卫凉州卫后来属于行都司庄浪卫后来属于行都司兰州卫秦州卫岷州军民指挥使司洮州卫河州军民指挥使司甘肃卫后来为甘州后卫山丹卫后来属于行都司永昌卫后来属于行都司凤翔千卢所金州千卢所宁夏中护卫西河中护卫后来改为云南中护卫,革除广西都司桂林左卫后来为广西护卫桂林右卫桂林中卫南宁卫柳州卫驯象卫梧州干户所中军都督府:在京留守中卫调韭塞神策卫调:堑塞广洋卫应天卫调往韭室和阳卫调北京牧马千户所调北室在外直隶扬州卫和州卫后来改成宁星空圣煎,革除高邮卫淮安卫镇海卫滁州卫太仓卫泗州卫寿州卫邳州卫大河卫沂州卫金山卫新安卫苏州卫仪真卫徐州卫安庆卫宿州千户所中都留守司凤阳右卫凤阳中卫皇陵卫凤阳卫留守左卫留守中卫长淮卫怀速卫洪塘千户所河南都司归德卫后来属中府陈州卫弘农卫涂室卫后来改千户所,属中府潼关卫后属中府河南卫睢阳卫宣武术信阳卫彰德卫武平卫后来属中府南坠壹宁国卫后来改为涿鹿卫,后来属后府怀庆卫宁陕卫后来属后府颖州卫安吉卫后为通州卫亲军颖上千户所河南左护卫河南中护卫河南右护卫三护卫后来并入彭城卫前军都替府:在京天策卫后分为保安卫以及保安右卫龙壤卫调韭塞豹韬卫调韭塞龙江卫后改成龙江左卫飞熊卫调韭塞在外直隶九江卫湖广都司武昌卫武昌左卫黄州卫永州卫岳州卫薪州卫施州卫长沙护卫革除辰州卫安陆卫后来属行都司,改为玺玉堡襄阳卫襄阳护卫后来都属于行都司常德卫沅坦煎宝庆卫沔阳卫后来属于兴都留守司长沙卫茶陵卫衡州卫瞿塘卫后来属行都司镇远卫平溪卫清浪卫偏桥卫五开卫九溪卫荆州叁护卫后来属剂州左卫,属行都司,改颢陵卫剂州史董卫革除靖州卫永定卫郴州千户所夷陵千户所后来属行都司桂阳千户所德安千户所后来改属兴邓留守司忠州干户所后来属行都司安福千户所道州干户所革除大庸千户所西平千户所革除麻寮千户所枝江千户所后来属行都司武冈千卢所崇山千户所革除星皇千户所后属行都司茎昌左、右、中三护卫左改塞量遥,右改徐州奎个,中改武昌护卫。

福建都司福州中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兴化卫泉州卫漳州卫福宁卫镇柬卫平海卫永室煎镇海卫福建行都司建宁左卫建奎右卫建阳卫革除延平卫邵武卫汀州卫将乐千产所江西都司南昌左卫南昌前卫袁州卫塑州卫直安卫后来为干户所饶州千户所安福千户所会昌千户所永新千户所南安千户所建昌千户所抚州千户所铅山千卢所广信千户所广东都司广州前术广州左卫广州右卫南海卫潮州卫雷州卫海南卫清远卫惠州卫肇庆卫尘州后卫程乡千户所高州千户所廉州千户所后来改为鏖州卫万州千户所儋州千户所崖州千户所南雄千户所韶州千户所德庆千户所新兴千户所阳江千户所逝堂干户所龙川千户所后军都督府: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调往堑壅江隆堡蒙古左卫革除蒙古右煎革除在外北平都司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卫永清左卫永清右卫济州卫济阳卫彭城卫通州卫以上都改焉亲军蓟州卫密云卫后来改焉密云后个,属于后府真定卫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居庸关千户所后来改为隆庆卫以上都属后府北平行都司后改焉大宁都司。

大宁左卫大宁右卫二卫后为营州左右护卫,改成延庆左右卫大宁中卫大空前卫左皇后卫后为营州中护卫,改成宽河卫会州卫都改调北京以上都属后府营州中护卫兴州中护卫革除山西都司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太原前卫振武卫平阳卫镇西卫潞州卫蒲州千户所广昌千户所沁川千卢所宁化千户所雁门千户所山西行都司大同左卫大匝查煎大同前卫蔚州卫朔州卫北平三护卫燕山左护卫为亲军山西三护卫太原左护卫革除后来设定天下都司卫所,总共有都司二十一个,留守司两个,内外卫四百九十三个,守御屯田群牧千户所三百五十九个,仪卫司三十三个,从仪卫司以下,原来没有设置,稍后依次逐渐添设。

宣慰使司两个,招讨使司两个,宣抚司六个,安抚司十六个,长官司七十个,原来五十九个。

少数民族边地都司卫所等四百零七个。

后来是四百六十三个。

亲军上二十二卫,旧时军制只有十二卫,后来增设金吾左卫以下十卫,都称作亲军指挥使司,不属于五府。

又设立腾壤等四卫,也是亲军,合并武功、永清、彭城以及长陵等十五卫,都不隶属府。

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以上旧时为上十二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羽林前卫以上是韭王三护卫,洪武三十五年升格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大兴左卫济阳卫济州卫通州卫旧焉安吉鱼以上是北平都司七卫,永乐四年升,都为亲军腾壤左卫腾骏右卫旧为神武前卫武酿左卫武壤右卫以上四卫,宣德八年因各卫养马军士以及神武前卫官军开设武功中卫洪武年间设置武功左卫宣德二年设置武功右卫宣德六年设置永清左卫永清右卫彭城卫以上北平三卫,改常山三护卫,宣德初年,恢复为本卫,又合并河南三护卫多余官军于彭城卫长陵卫旧为南京羽林右卫,永乐二十二年改献陵卫旧为武成左卫,宣德元年改景陵卫旧为武成右卫,宣德十年改裕陵卫旧为武成前卫,天顺八年改茂陵卫旧焉武成后卫,成化二十三年改泰陵卫旧为忠义左卫,弘治十八年改康陵卫旧焉义勇中卫,正德十六年改永陵卫旧为义勇左卫,嘉靖二十七年改昭陵卫旧为神武后卫,隆庆六年改定陵卫庆陵卫德陵卫奠靖千户所嘉靖二十一年设牺牲千户所属太常寺管辖以上都不隶属五府左军都督府:在京留守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渖阳左卫沈阳右卫都是南京旧有军制,永乐十八年分调在外浙江都司杭州前卫杭州后卫台州卫宁波卫处州卫绍兴卫海宁卫昌国卫温州卫临山卫松门卫金乡卫海门卫定海卫盘石卫观海卫海宁干户所衢州干户所严州千户所湖州千户所金华千户所澉浦干户所以下各所,旧时无,后来添设乍浦千户所三复千户所定海后干户所定海中左千户所定海中中千户所沥海干户所三山千户所大嵩千户所灵霱干户所龙山干户所石滴前千户所石浦后千户所爵溪千户所钱仓千户所水军干户所新河千户所桃渚干户所健跳千户所隘顽千户所楚门千户所平阳千户所瑞安干户所海安干户所蒲门千户所壮士干户所沙园干户所蒲岐干户所宁村千户所新城千户所旧时有,后来革除辽东都司室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中卫定辽前卫定辽后卫铁岭卫束宁卫沈阳中卫海州卫盖州卫金州卫复州卫义州卫辽海卫三万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鱼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前屯;s;魔宁后屯卫广宁卫以下添设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窒主煎窒逮盘抚顺千户所蒲河千户所宁远中左干户所宁远中右千户所卢室中前千户所广宁中后干户所广宁中左干户所金州中左千户所铁岭左右千户所铁岭中左干户所三万前前千户所三万后后千户所三万中中干户所辽海中中干户所辽海右右千户所辽海前前千户所辽海后后千户所束宁中左干户所山东都司旧时有青州左护卫,后来改成玉婆喳卫。

旧时有贵州护卫,革除。

登州卫青州左卫莱州卫窒荡煎济南卫平山卫安柬卫以下添设重山卫鳖山卫大嵩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束昌卫临清卫旧时兖州左护卫,后来改任城卫济宁卫旧为武昌左护卫,后改童州护卫胶州千户所诸城干户所滕县干户所肥城千户所以下添设海阳千户所束平干户所宁津千户所雄崖千户所浮山前千户所福山中前千户所奇山千户所濮州干户所金山左千户所寻山后千户所百尺崖后千户所王徐寨前干户所夏河寨前千户所鲁府仪卫司德府仪卫司泾府仪卫司衡府仪卫司德府群牧所泾府群牧所衡府群牧所右军都督府:在京留守右卫虎贲右卫式德卫都是直京旧卫,永乐十八年分调在外直隶宣州卫先前没有,后来设置陕西都司旧有阶州卫、沙州卫、鱼山千户所,后来都革除。

西安查谨壹旧泰山卫改西安左卫西安前卫西安后卫延安卫汉中卫平凉卫堡德卫宁夏卫庆阳卫巩昌卫临洮卫兰州煎秦州卫岷州卫旧为军民指挥使司,嘉靖二十四年添设岷丝,四十年革除,后来存卫河州卫旧时军民指挥使司洮州卫室星皇护卫甘州中护卫安束中护-宁夏前卫以下各卫旧时无,后来设置宁夏中卫宁夏中屯卫旧为和州卫窒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宁羌卫塑卢煎固原卫榆林卫宁夏后卫因花马迤千户所而改兴安干户所旧为金州千户所,万历十年改凤翔千户所礼店前千户所以下各所旧时设沔县干户所环县千户所文县干户所阶州千户所旧时属秦址蟹,塞堕二十二年改属都司灵州千户所西安干户所西固城千户所归德千户所镇羌干户所安边千卢所平虏千户所兴武营千户所镇戎千卢所宁夏平虏千户所秦府仪卫司庆府仪卫司尽坛仪卫司韩府仪卫司空夏群牧所安柬群牧所甘州群牧所陕西行都司洪武十二年添设。

甘州左卫甘州右卫甘州中卫甘州前卫甘州后卫以上陕西甘肃卫分设永昌卫凉州卫庄浪卫西宁卫山丹卫以上旧属陕西都司肃州卫镇番卫镇夷千户所古浪千户所高台千户所四川都司旧有浦江关军民千户所,后来革除。

成都左护卫成都右卫成都中卫成都前卫成都后卫宁川卫茂州卫重庆卫叙南卫泸州卫利州卫旧时没有,后来设置松潘卫旧为军民指挥使司,后来改青川千户所保宁千户所威州千户所雅州千户所大渡河千户所广安千户所灌县千户所以下各所后来设置黔江千户所迭溪千户所建武千户所小河千户所蜀府仪卫司寿府仪卫司革除寿府群牧所革除土官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属都司陇木头长官司静州长官司岳希蓬长官司以上属茂世堡石硅宣抚司酉阳宣抚司以上属重庆卫石耶洞长官司邑梅洞长官司以上属酉坠宣抚司直藏先结簇长官司蜡匝簇长官司白马路簇长官司山洞簇长官司阿昔洞簇长官司北定簇长官司麦匝簇长官司者多簇长官司牟力簇长官司班班簇长官司祈命簇长官司勒都簇畏官司包藏簇长官司阿思簇长官司思曩儿簇长官司阿用簇长官司潘斡寨长官司八郎安抚司阿角寨安抚司麻儿匝安抚司芒儿者安抚司以上都属松荡堡迭溪长官司郁即长官司以上属于迭选千户所四川行都司先前没有,后来设立。

先前有建昌前卫,后来革除。

建昌卫旧时属四川都司宁番卫旧为苏州卫,属四川都司以下添设会川堡盐井卫越嵩卫礼州后千户所礼州中中千户所建昌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德昌千户所迷易千户所盐井打冲河中左千户所冕山桥后千户所镇西后千户跃土官昌州长官司威龙长官司普济长官司都属建昌卫马喇长官司属盐井卫邛部长官司属于越俦卫广西都司桂林右卫桂林中卫南宁卫柳州卫驯象卫南丹卫以下添设庆远卫浔州卫奉议卫广西护卫梧州干户所怀集千户所武绿千户所古田千户所贵县千户所贺县千户所全州千户所太平千户所象州千户所平乐千户所郁林千户所宾州千户所壅童千户所富川千户所容县千户所融县千户所灌阳千户所河池千户所武宣千户所向武千户所五屯屯田千户所迁江屯田千户所靖江府仪卫司云南都司先前有鹤庆、通海二千户所,革除。

云南左卫云南右卫云南前卫大理卫楚雄卫临安卫景束卫曲靖卫洱海卫永昌卫旧时为金齿军民指挥使司蒙化卫平夷卫越州卫六凉卫云南中卫云南后卫以下后来设置广南卫大罗卫澜沧卫因澜沧军民指挥使司改腾冲卫因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改塞窒千户所宜良干户所易门千户所杨林堡千户所十八寨千户所通海前前千户所通海右右千户所定速千户所马隆千户所姚安千户所姚安中屯千户所武定干户所木密关千户所镇安千户所旧时局金齿千户所,董蜃十三年改,驻守猛淋镇姚千户所旧为永昌干户所,万层十三年改,驻守垄趟关丞平前前千户所永平后后千户所腾冲千户所新安千户所凤梧千户所土官茶山长官司潞江安抚司凤溪长官司施甸畏官司镇道安抚司杨塘安抚司都属于永昌卫蛮莫安抚司猛脸长官司猛养长宫司都在万历十三年改设贵州都司旧时有层台、重安二千户所,都革除。

旧时有平伐长官司,后隶属贵阳府。

旧时有平浪、九名九姓独山州二长官司,后隶属都匀府。

贵州卫永宁卫普定卫平越卫乌撒卫普安卫赤水卫威清卫兴隆卫新添卫清平卫平坝卫安庄卫龙里卫安南卫都匀卫毕节卫贵州前卫旧时无,后来设置董平千户所普市千户所重安千户所安龙千户所白撒干户所摩泥千户所关索棱千户所阿落密干卢所平夷干户所安南千户所乐民千户所七星关千户所土官新添长官司小平伐长官司把平寨长官司丹平长官司丹行长官司以上属新添卫杨义长官司属平越卫大平伐长官司属龙里卫中军都督府:在京留守中卫神策卫应天卫和阳卫都是南京的旧卫,永乐十八年调牧马干户所直立旧所调蕃牧干户所添设在外直隶扬州卫高邮卫仪真卫淮塞煎镇海卫滁州卫徐州卫苏州卫太仓卫金山卫新安卫泗州卫寿州卫邳州卫大河卫沂州卫安庆卫宿州卫旧为干卢所潼关卫以下旧属河南都司归德卫武平卫镇江卫以下添设庐州卫六安卫徐州左卫建阳个涂窒千户所松江中千户所青村中前千卢所南汇嘴中后千户所嘉兴中左千户所在府昊淞江千户所宝山干户所刘河堡中干户所崇明沙千户所兴化千户所通州千户所泰州千户所盥城千户所束海中千户所海州中前千户所莒州千户所凤阳卫凤阳中卫凤阳右卫皇陵卫留守左卫留守中卫长淮卫怀速卫洪塘千户所河南都司旧有洛阳中护卫,后来并入汝州卫。

河南卫弘农卫陈州卫睢阳卫宣武卫信阳卫彰德卫南阳卫怀庆卫颖川卫南阳中护卫以下增添设置汝州卫颖上千户所禹州千户所旧名钧州,后来改嵩县千户所卫辉前干户所林县千户所邓州前千户所唐县右干户所周府仪卫司唐府仪卫司伊府仪卫司趟府仪卫司郑府仪卫司崇府仪卫司徽府仪卫司赵府群牧所郑府群牧所崇府群牧所徽府群牧所前军都督府:在京留守前卫龙壤卫豹韬卫都是南京旧卫,永乐十八年分调在外直隶九江卫湖广都司旧有武昌右千户所,革除。

武昌卫武昌左卫黄州卫永州卫岳州卫薪州卫施州卫辰州卫常德卫沅州卫宝庆卫沔阳卫长沙卫衡州卫茶陵卫镇速卫偏桥卫清浪卫以上三卫在贵州境平溪卫五开卫九溪卫靖州卫永定卫窒速卫以下增添设置铜鼓卫武昌护卫襄阳护卫郴州千户所麻寮千户所添平干户所安福千户所忠州千户所在四贝境大庸千户所桂阳千户所武冈千户所澧州千户所宁溪千户所常宁千户所镇溪千户所桃川千户所枇杷干户所锦田千户所宁远千户所江华千户所城步千户所天柱干户所汶溪干卢所宜章千户所广安千户所大田千户所黎平千户所中潮千户所新化千户所新化亮寨千户所隆里千户所以上五所在贵州境平茶千户所平茶屯千户所铜鼓千户所楚府仪卫司剂府仪卫司雍府仪卫司荣府仪卫司岷府仪卫司吉府仪卫司剂府群牧所雍府群牧所荣府群牧所吉府群牧所土官丞顺军民宣慰使司属都司腊惹洞长官司麦着黄洞长官司驴迟洞长官司施溶溪长官司白崖洞长官司田家洞长官司以上属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属都司五寨长官司筚子坪长官司都属于保靖宣慰司施南宣抚司属施州卫东乡五路安抚司属施南宣抚司擂把洞长官司上爱茶峒长官司下爱茶峒长官司镇远蛮夷长官司隆奉蛮夷长官司都属束塑亘坠安抚司忠孝安抚司属施南忠路安抚司属施直全峒安抚司属施南剑南长官司属忠路西坪蛮夷长官司属金峒散毛宣抚司属垣幽盐龙浑安抚司大旺安抚司都属散毛柬流蛮夷长官司腊璧峒蛮夷长官司都属大旺忠建宣抚司属施州卫忠峒安抚司高罗安抚司属忠建木册长官司属高罗镇南长官司唐崖长官司容美宣抚司都属施州卫椒山玛瑙长官司五峰石宝长官司水尽源通塔平长官司石梁下峒长官司都属容美桑植安抚词属九溪臻剖六洞横波等处长官司属镇远卫。

湖广行都司因湖广都司卫所改设。

荆州卫荆州左卫荆州右卫瞿塘卫襄阳卫襄阳护卫安陆卫郧阳卫夷陵千户所德安千户所枝江千户所长宁千户所逮安干户所竹山千户所均州千户所房县千户所忠州千户所辽府仪卫司襄府仪卫司兴府仪卫司兴都留守司承天卫旧为安陆卫,嘉靖十八年改沔阳卫旧时属都司,嘉靖二十一年改显陵卫旧为荆州左卫,嘉靖十八年改德安千户所旧属行都司,嘉靖二十一年改福建都司福州中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兴化卫泉州卫漳州卫福宁卫镇束卫平海卫永宁卫镇海卫大金千户所以下添设定海千户所梅花千户所万安千户所莆禧千户所福全干户所金门千户所中左千户所高浦干户所浦城干户所六鳘干户所铜山干户所玄锺千户所崇武干户所南诏千户所龙岩千户既福建行都司建宁左卫建窒右卫延平卫邵武卫州卫将乐千户所武平千户所以下添设安干户所上杭千户所浦城千户所,江西都司南昌卫正德十六年。

以左、前二卫合并改设袁州卫赣州卫吉安千户所旧时为卫饶州千户所安福千户所会昌千户所永新千户所南安千户所建昌干户所抚州千户所铅山千户所广信干户所信丰千户所宁府仪卫司淮府仪卫司益府仪卫司淮府群牧所益府群牧所广东都司广州前卫广州后卫广州左卫广州右卫南海卫潮州卫雷州卫海南卫清远卫惠州卫肇庆卫广海卫以下添设碣石卫神电卫廉州卫旧为千户所新会千户所韶州干户所南雄千户所龙川千户所程乡千户所德庆千户所新兴千户所阳江千户所高州千户所儋州千户所新宁千户所万州千户所崖州千户所增城千户所东莞干户所以下添设大鹏千户所香山千户所连州千户所河源千户所长乐千户所乎海千户所海丰千户所捷胜千户所甲子门千户所大城千户所海门千户所靖海干户所蓬州千户所澄海千户所广宁千户所四会千户所阳春千户所海朗千户所双鱼千户所宁川千户所信宜千户所石城千户所永安千户所钦州千户所灵山千户所海康千户所乐民千户所海安千户所锦囊千户所清澜千户所昌化千户所南山千户所灌水千户所从化千户所封门千户所函口千户所富霖千户所后军都督府:在京留守后卫鹰扬卫兴武卫都是南京旧卫,永乐十八年分调大宁中卫大望擅并旨鱼业:随都是北平行都司旧卫富峪卫以下添设,并入北平、山西等卫改调宽河卫旧属大宁后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改为昭陵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左卫义勇右卫义勇前卫义勇后卫武成中卫蔚州左卫在外直隶先前为北平都司,有北平三护卫,后来都为亲军。

那些不属北平旧卫的,都是永乐以后添设。

蓟州卫真定卫永平卫山海卫遵化卫以上北平旧卫密云中卫密云后卫以旧密云分州中屯卫兴州前屯卫兴州后屯卫延庆卫旧焉韭圣都司居庸关千户所,后改成隆庆卫,后又改为此卫束胜左卫束胜右卫镇朔卫涿鹿卫旧时为河南宁国卫,属于中府定边卫神武右卫神武中卫忠义中卫卢龙卫武清卫抚窒煎德州卫宁山卫旧时属玺直都司,属中府大同中屯卫永乐初年改调洛阳中屯卫定州卫以上旧为北壬、山东、尘酉、河南等处的卫所,永乐初年改调天津卫以下添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旧为壹州左护卫通州左卫通州右卫涿鹿左卫涿鹿中卫河间卫潼关卫旧属河南都司德州左卫梁城千户所沧州千户所以下添设倒马关干户所潮河千户所白洋口千户所渤海千户所宽河千户所镇边城千户所顺德千户所武定千户所旧时是乐安千户所,改属平定千户所蒲州千户所都属于山西都司,后来改大宁都司保定左卫保定右卫保定中卫保定前卫保定后卫都是永乐元年设置营州左屯卫营州右屯卫营州中屯卫营州前屯卫营州后屯卫都是洪武旧卫,永檠改属茂山卫紫剂关千产饭万全都司宣垄五年,分为直属以及山玺等处卫所增添设置。

万全左卫万全右卫宣府前卫宣府左卫宣府右卫怀安卫塑平卫延庆左卫旧时属于北平行都司,后来改延庆右卫旧时属于北平都司,后来改龙门卫保安卫旧时属于前府,后来改保安右卫旧时属于前府,后来改蔚州卫永窒查怀来卫兴和千户所美峪千户所魔量千户所旧时属于山西都司,后来改四海冶千户所长安千户所云川千户所龙门千户所山西都司旧时有太原三护卫,后来革除。

蒲州千户所,改属直隶,广昌千户所,改属万全都司。

太原左卫太原右卫太原前卫振武卫平阳卫镇西卫潞州卫沈阳中护卫后来设置汾州卫后来设置沁州千户所窒丛千户所雁门千户所保德州千户所以下增添设置偏头关千户所磁州千户所宁武千户所八角千户所老营堡千户所嘉靖十七年增添设置晋府仪卫司渖府仪卫司代府仪卫司晋府群牧所渖府群牧所代府群牧所山西行都司旧时有蔚州卫,后来改属万全都司。

大同左卫大同右煎大同前卫左旦堡卫朔州卫以下都是山西大同等处卫所调改以及增添设置镇虏卫安柬中屯卫阳和煎玉林卫高山卫云川卫天城卫威速卫平虏卫山阴千户所马邑千户所井坪千户所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羽林前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左卫金吾右卫江淮卫济川卫孝陵卫牺牲千户所左军都督腐:本府所属卫,仍隶属北京左府。

留守左卫镇南卫水军左卫骁骑右卫龙虎卫龙虎左卫旧为成都右护卫,宣德六年改英武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龙江右卫右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属北京右府。

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中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属北京中府。

留守中卫神策卫广洋卫应天卫和阳卫牧马千卢所前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属北京前府。

留守前卫龙江左卫龙壤卫飞熊卫天策卫豹韬卫豹韬左卫旧时为成都中护卫,宣德六年改调后军都督府:本府所属卫,仍隶属北京后府。

留守后卫横海卫鹰扬卫兴武术江阴羁縻卫所,洪武、永乐年问从边外归附的,赐官给他们的首领,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赐给敕书印记,设置都司卫所。

都司一个奴儿干都司卫三百八十四个朵颜卫台室煎建赵煎必里塑旧《会典》作兀里福余卫以上洪武年间设置兀者卫兀着左卫兀者右卫兀者后卫赤不罕卫屯河卫安河卫以上丞銮二年设置毛怜卫虎儿文卫失里绵卫奴儿干卫坚河卫旧《会典》有温河撒力卫以上丞銮三年设置古贲河卫右城卫塔鲁木卫苏温河卫斡滩河卫旧《会典》有滩纳河兀者前卫卜颜卫亦罕河卫纳怜河卫麦兰河卫兀列河卫双城卫撒刺儿卫亦马刺卫斡兰卫亦儿古里卫脱木河卫卜刺罕卫密陈卫脱伦卫嘉河卫塔山卫阿速江卫速平江卫木鲁罕山卫马英山卫士鲁亭山卫木塔里山卫朵林山卫兀也吾卫吉河卫割竹哈卫旧《会典》有邀竹蓝福山卫旧《会典》作福三肥河卫哈温河卫旧《会典》作哈里河木束河卫撒儿忽卫罕答河卫旧《会姗作忽答河割童卫以上丞銮四年设置阿古河卫河卫喜乐温河卫木阳河卫哈兰城卫可令兀的河卫哥吉河卫野木河卫纳刺吉河卫亦里察河卫野儿定河卫卜鲁丹河卫好屯河卫喜剌乌河卫旧《会典》作喜速乌考郎河卫答剌河卫旧《会典》作纳刺河撒只刺河卫阿里河卫旧《会典》作阿吉河依木河卫亦文山卫木兰河卫朵儿必河卫甫门河卫以上永乐五年设置纳木河卫童宽山卫兀鲁罕河卫塔罕山卫者帖列山卫木兴卫友帖卫牙鲁卫益实卫剌鲁卫乞忽卫兀里溪山卫阿真河卫木忽刺河卫察刺秃山卫呕罕河卫钦真河卫斡兰河卫卫克默河卫列门河卫秃都河卫实山卫忽里急山卫莫温河卫薛列河卫以上丞乐六年设置—卜鲁兀卫葛林卫把城卫割肥河卫忽石门卫割岭上卫木里吉卫忽儿海卫伏里其卫乞勒尼卫爱河卫把河卫和屯吉卫失里木卫阿伦卫古里河卫塔麻速卫以上丞乐七年设置尽兴河卫木刺河卫旧《会典》作木束河卫喜申卫使防河卫旧《会典》作使方通直儿河卫亦麻河卫兀应河卫法因河卫阿答赤河卫旧《会典》作阿答古木山卫葛称哥卫以上永乐八年设置督罕河卫建州左卫只儿蛮卫兀剌卫顺民卫囊哈儿卫古鲁卫旧《会典》作古鲁山满径卫哈儿蛮卫塔亭卫也孙伦卫可木河卫弗思木卫弗提卫以上永乐十年设置斡朵伦卫永乐十一年设置脸儿分卫阿卜罗卫老哈河卫可河卫乞塔河卫失儿兀赤卫卜鲁秃河卫兀剌忽卫以上永乐十二年设以上永乐十三年设置吉滩河卫亦马忽山卫以上丞銮十四年设置阿真同真卫亦东河卫亦迷河卫以上永乐十五年设置建州右卫益实左卫阿答赤卫塔山左卫旧《会典》作塔山前城讨温卫旧《会典》作“成”以上都是正统年间设置寄住毛怜卫在此以下至统以后继续设置旦木卫失里卫失木鲁河卫忽鲁木卫塔马速卫失烈木卫吉滩卫和屯卫禾屯吉河卫亦失卫亦力克卫纳木卫弗纳河卫忽失木卫兀也卫也速伦卫巴忽鲁卫兀牙山卫塔木卫忽里山卫罕麻卫木里吉河卫引门河卫亦里察卫只卜得卫塔儿河卫木忽鲁卫木答山卫立山卫可吉河卫忽失河卫脱伦兀卫阿的纳河卫兀力卫阿速卫速湿河卫纳刺吉卫撒刺卫亦寅卫弗朵脱河卫亦屯河卫兀讨温河卫甫河卫剌山卫阿者卫童山宽卫替里卫亦里察河卫啥黑分卫秃河卫好屯卫乞列尼卫撒里河卫忽思木卫兀里河卫忽鲁山卫弗儿秀河卫没脱伦卫阿鲁必河卫咬里山卫亦文卫写猪洛卫答里山卫古木河卫刺儿卫兀同河卫出万山卫者屯卫喜辰卫海河卫兰河卫朵州山卫者亦河卫纳速吉河卫把忽儿卫镇真河卫也速河卫者刺秃卫也鲁河卫亦里河卫失里兀卫斡朵里卫秃屯河卫者林山卫波罗河卫朵儿平河卫散力卫密刺秃山卫甫门卫细木河卫没伦河卫弗秃都河卫兀失卫忽里河卫失里绵河卫兀刺河卫爱河卫洽剌察卫卜忽秃河卫没伦卫卜鲁卫以哈阿哈卫速江平卫兀山术弗力卫失郎山卫亦屯卫木河卫竹墩卫河木卫哈郎卫岁班卫失山卫考郎卫筑屯卫黑里河卫右城卫弗河卫文束河卫阿古卫弗山卫兀答里卫纳速河卫失列河卫朵老河卫竹里河卫速脱卫阿木河卫吉答纳河卫者不登卫也颜亦卫以下添设山答卫塔哈卫弗鲁纳河卫行子卫兀勒阿城卫阿失卫吉真纳河卫法卫薄罗卫塔麻所卫撒里卫你实卫平河卫忽里吉山卫阿乞卫台郎卫塞克卫拜苦卫所力卫巴里卫塔纳卫木郎卫额克卫勒伏卫式木卫树哈卫肥哈答卫盖千卫英秃卫乞忽卫阿林卫哈儿速卫巴答卫脱木卫忽把卫速哈儿卫马失卫塔赛卫割里卫者哈卫恨克卫哈失卫交枝卫蔓煎艾答卫亦蛮卫哈察卫革出卫卜答卫蜀河卫秃里赤山卫赛因卫忙哈卫所二十四兀者托温千户所哈鲁门山千户所兀羞篮野木干户所兀的罕干户所兀者稳免赤千户所得的河干户所鱼失千户所五年干户所冗者已河千户所真河干户所兀的千户所屯河干户所哈三干户所兀者屯河千户所古贲河千户所五音千户所锁郎塔真河千户所兀者揆野人干户所敷答河千户所兀秃河千户所可里踢千户所哈鲁门干户所兀讨温河千户所兀者撒野人千户所站七别儿真站黑龙江地方莽亦帖站弗朵河站亦罕河卫忽把希站忽把希站弗答林站古代替站地面七弗孙河地面木温河地面埔坎河地面撒哈地面亦马河咬束地面可木地面黑龙江地面寨一黑龙江忽里平寨。

西北各部,在明代初年臣服归顺,授给指挥

等官职,设置卫所赐给诰命印信。卫六个赤斤蒙古卫罕束卫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哈密卫西番就是古时吐番。

洪武初年,派人招抚告谕,又命令各族推举先前有官职的到京城,授给国师以及都指挥、宣慰使、元帅、招讨等官职,使他们按照习俗治理。

从此西番僧人有的封为灌顶国师以及赞善、阐化等王,太乘大宝法王,都给以官印封诰,传布把它作为凭证,所设置的有都指挥使司、指挥司。

都指挥使司二个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朵甘卫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司一陇答卫指挥使司宣慰使司三朵甘宣慰使司董卜韩胡宣慰使司长河西鱼通窒远宣慰使司招讨司六朵甘星招讨司朵甘陇答招讨司朵甘丹招讨司朵甘仓溏招讨司朵甘川招讨司磨儿勘招讨司万户府四沙儿可万户府乃竹万户府罗思端万户府别思麻万户府千户所十七朵甘思干户所刺宗干户所孛里加千户所长河西千户所多八三孙千户所加八千户所兆日千户所纳竹千户所伦答千户所果由千户所沙里可哈忽的千户所孛里加思千户所撒里土儿千户所参卜郎千户所刺错牙千户所泄里坝千户所润则鲁孙干户所班军就是卫所的军队轮番调上京城,总共为二大营。

起初,永乐十三年诏令边将以及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个都司,中都留守司,江南、江北各卫官员,挑选所统辖的士兵前往北京,以等待皇帝亲临检阅。

京城操练从此开始。

仁宗初年,因为英国公张辅等人建议,调派直隶以及靠近京城的军队轮番上京操练准备,告谕在农事完毕后调来,在农事开始之前派回。

随后张辅说:“边军最近都放还,京军少,请求调遣山东、河南、中都、.淮、扬各卫考核检阅。”皇帝命令说“同意”。

又敕令河南、山东、山西、大宁以及中都将领,凡是军队返回取衣装的,在三月结束农务,七月到京城,老弱的筛选代替,官府供给他们马匹。

每年春秋轮番上京,共十六万人:大宁七万零七百余人,中都、山东递减,河南最少,仅仅一万四千余人。

定为成例。

稍后应允成国公朱勇等人的请求,罢免巩昌各卫以及阶、文千户所调回军队,用陕西内地的军队代替。

山东卫士兵沿海防备倭寇,沿海卫士兵又肉调,通州卫士兵漕运淮安的粮食,安庆卫士兵赴京操练不方便,都调换了。

随后,一并放回陕西调回的军队。

正统年问,京城操练的军队都戍守边地,于是派御史在江北、出东、北直挑选军队,作为京城的防备。

景泰初年,边疆之事紧急,调来操练的军队都留在京城,隔一年纔放回去取来衣服装备。

于是于谦、石亨商议分军队为三批,留下雨批操练守备。

保定、河问、天津放回五十天,河南、山东放回九十日,淮、扬、中都放回一百天,紫荆、倒马、白羊三关以及保定各城戍守士卒,属于山东、河南的,也如此。

逃跑的,官员降官品三级,士兵全家谪守边卫。

第二年,于谦又说:“调回的军队分十个营团操练,长时间不能停止,请求仍然分成两批。”上报批覆同意。

成化年问,河南秋季调回军队两千人不到,派下御史督促他们。

国内太平安定,外卫士卒在京祇是承担经营修缮各劳役,有势力之家私人占用又超过其中一半。

士卒很多害怕吃苦,往往延期,于是制定违背期限的法律:罪轻的发配居庸、密云、山海关惩罚操练六个月,重的发配到边卫处罚操练达一年半。

命令虽然具备,可是不能改变这种局面。

弘治年间,兵部议论占用军队服劳役的危害,惩罚处治如同所议。

于是选卫兵八万组织操练,内外卫各一半。

外卫四万,两批轮番更迭上京。

李束阳极力陈说劳作使军队疲困,上调的军队过期不来,大多因此得罪。

皇帝认为他的话对。

弘治末年,放回大宁士兵两班一万人。

正德年间,宣府军以及京城兵营相互调换,春秋轮番如同调军旧例。

到世宗即位纔停止。

嘉靖初年,尚书李承勋说:“永乐年间调军轮番到京城,后来就连续照办成为定例,卫的军队空了一半,而在京城的只是供建筑制造。

不如节省行军加发粮饷的耗费,用以招募工役。”御史鲍象贤请求分拨班军为三部分,两部分入营操练,一部分赴劳役。

通政司陈经又请求放回一半,收聚他们的军粮招募工匠。

都没有施行。

随后,依从翊国公郭勋所说,宽限河南因灾害没有到的调京军队,而告谕以后违犯的必定按法令加罪。

兵部于是分条评议,军士错失时期,处治将领的罪,以多少为差别,罪重的直到削夺官阶谪戍边关。

回报同意。

那以后边地警急,于是合并轮番上京的军队为一班,五月前往京城,十一月放还,每年秋季防守现有军队+五六万。

仇鸾当权,抽调边防军入京守卫,共选士兵六万八千余人。

又免除大宁等卫军到京城操练,改成防守蓟镇,上调京城的军队于是耗损减少。

丰城侯李熙核验军队数目,仅仅四万人,于是请求改成征收银两招募工匠,而用现有军队四万回军营操练。

严嵩提议认为“各卫兵虽然有折干的弊病,但是清查验对的命令下达,仍然威严害怕遭罪。

如果奉圣旨征收银两,恐怕藉为把柄,祖宗的好办法深刻的用意,一朝荡然无存”。

皇帝认为对。

折干就是军卫兵士交纳银两给将官以此免除他的出行,有事就招募应付。

没有多久,依从平江伯陈圭上奏,仍然命令中都、山东、河南的军队分成春秋两个班次,另外成一营,春季在三月到达,八月回去;秋季在九月到,来年二月返回,建工程不能擅自役使。

隆庆初年,大量调发士兵治理河道,军人害怕长时间服役,逃跑的很多。

兵部商议在现役军人中,挑选精锐的编入队伍,而用老弱士兵治河。

万历二年,科臣说,轮班调赴京城的军队并不是为服劳役而设立的。

下达到兵部,只决议因小工程不能一概调用罢了。

这时积聚的弊病为时已很久,士兵很苦于劳役,很多超过限期不到。

以前规定,错失上调日期逃脱的,处罚工役钱,剥夺每个月的粮饷。

那以后另外多加征收,士兵逃跑更多,中都尤其厉害。

从嘉靖四十三年以后,累积拖欠工役钱达五十余万两银。

巡抚都御史张种请求减少额外工价,军士三次触犯的,不必惩罚劳役,直接调往边地卫所。

而巡视京营给事中王道成则说:“凡是军队调到京一次不到,就算一年脱离队伍,全部扣除每月粮饷。

该军仍然按以前的规定解往京城,罚补正该有的调京应役。

三年脱离轮班,仍然速调边地卫所。”一同回复同意。

卫军更加疲困。

后来,二十九年,皇帝因为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很多是老弱出钱雇请,命令严加整饬。

职方主事沈朝焕发粮饷给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都雇用各种乞丐,于是上书说:“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本处有大粮,到京城有行军粮饷,又有盐银,所花费的有十余万两银子,现今都是假冒领取。

请求解送大粮贮存库中,有警急情况可以招募,有人工可以雇用服役。”部里商议请求先申明整饬,等大工程完工后再实行。

这时专门以轮班调到京城的军队作为服役的人,轮番上京训练的最初意图全部丧失了。

又过五年,内宫有小规模的建造,宦官陈永寿请求仍然使用轮班调到京城的士兵,可以节省开支。

给事中宋一韩争辩这事,说:“轮班军士轮流操练就是三大营的军队,关系十分重大。

如今边境多战事,万一把关将吏不谨慎,而京城聚集训练的军队很多是招募的,游徼之役很多被劳役占用,皇城守卫王宫的士兵很多没有经过训练,四卫的护卫侍从人员多是干杂事的徒役。

即使得到三都司的健壮士兵三万人,还不能没有恐慌,何况动不动就兴起缩减,名存寅亡,有紧急情况依靠什么?”朝廷不听从。

四十年,给事中麻僖请求体恤轮班到京操练之苦。

后六年,顺天巡抚都御史刘曰梧说轮班到京训练的军队无益实用,于是上陈招募士兵的十大有利之处。

这时,法纪更加松弛,军队不操练,都住在京城成为商贩、手艺人,用钱贿赂轮班将领。

天启、崇祯年间,边疆战事纷纭,于是调轮班训练的军队到边地,修筑城垣、背米没有停止之时,而粮饷缺乏,士兵很多死亡,轮班将领往往被逮捕革职。

特下诏命兵部右侍郎专门督促办理,铸造印信给予,然而已没办法了。

海阔中文网-中外名家首页经典诗文作品赏析

《明史》